两宋时期是我国导引养生术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宋人既注重纂辑和研究前人的导引养生成果,又积极创编强身健体的新功法,故大大丰富了导引养生的体系。这一时期,在儒、释、道三家相互吸收,彼此融合的趋势下,道教神仙方术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从服食丹药,中毒夭亡的事实中逐渐认识了外丹成仙的荒唐。因此,内丹成仙说乘时而起,成为道教炼养术中的显学。内丹家们强调精、气、神的修炼,斥外丹为邪术,使内丹炼养之风日盛。同时,各派导引吐纳之术也在互相借鉴,互相渗透中发展,从而使导引养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 对前人导引养生资料立纂辑与研究
导引养生术经过历代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宋人对此非常重视,采取了积极的纂辑和研究的态度,其中以北宋的《云笈七签》、《圣济总录》和南宋的《道枢》最为有名。前二者主要以汇辑为主,后表是汇辑兼研讨,颇有价值。
《云笈七签》编于北宋真宗时期。编者张君房,宋真宗景德(一○○四—一○○七)进士,安陆(今属湖北)人。是书的全部内容均是采撷《大宋天宫宝藏》而成。「云笈」指道教书箱,「七答」即《道藏》七,全书一二二卷,分七大部分。这七大部分依次排列,始终围绕着修练成仙的主题。其《序》曰:「习之,可以阶云汉之游;览之,可以及天人之际。」可见修炼成仙正是张君房取材和编辑的指导思想。所以,《云笈七签》只录与这个主题有关的最直接的内容,实为《道藏》中有关修炼成仙的主要道经的缩影。
按其内容的编次,在导引养生方面最为有价值的是第四部分(卷二九至卷三一)和第五部分(卷三二至卷八六)。第四部分述人生之源、体内诸神、保气长生法、存思长生法及隐身、变化法等。该部分突出的是从生命奥秘证明人可以成仙。
第五部分主要介绍成仙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大致分为「杂修摄」、「说戒」、「七签杂法」、「存思」、「秘要诀法」、「杂要图诀法」、「魂神」、「诸家气法」、「金丹诀」、「金丹」、「金丹部」、「内丹诀法」、「内丹」、「方药」、「符图」、「庚申部」和「尸解」等十九类。几乎汇集了汉魏六朝至北宋初年道教养生的全部内容。
这些内容中,除一些具有道教神秘色彩外,大部分均被视为颇有价值的导引养生法。如《养生延命录》、《服气疗病法》、《导引按摩法》、《摄养枕中方》、《行气法》、《太清导引养生经》、《宁先生导引养生法》、《彭祖导引法》、《王子乔导引法》、《胎息法》、《按摩法》、《摄生月令》、《沐浴法》、《存思诀》、《叨齿诀》、《六气诀》、《内丹诀法》等等。尤其辑录了被认为是已失传的资料,如华佗《华禽戏》即在《养生延命录》内,是讫今所见记述五禽戏全套动作最早的数据。这部书的刊行,对促进我国导引养生术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圣济总录》是北宋政和年间产生的一部医学巨著。书中除汇集民间经验良方,内府所藏秘方外,还汇集了不少导引养生功法。作者认为「导引之法,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除外邪,使不能入也。」可见这些功法皆为健体祛病而立的。其内容分为导引和服气两部分。
在导引部分,作者首先列举了简便易行的保健功法。如夜半子(夜半静功)、转肋舒足、鼓腹淘气(吐纳之法)、导引按跷、捏目四目此)、摩手熨目、对修常居(两手按太阳穴)、俯按山源(捏鼻下人中)、营治城郭(按抑两耳)、击探天鼓(指击后脑)、拭摩神庭(摩面)、上朝三元(顺手摩发)、下摩生门(手摩肚脐)、栉头理发、运动水土(散步摩肋肾)。其次收录了太上混元按摩法四十七势和天竺按摩法十八势。虽言为按摩法 实则为健身的体操运动。
服气部分,介绍了多种吐纳方法,包括六字诀、绝谷行气、闭气之法、行五行气法、十二时食气法等多种服气法。宋以前服气法甚多,作者分门别类地对其功法、效应及注意事项作了说明,使人一目了然。如介绍「服气法」时,说明法有二,一是「静定安坐寂然(即坐式),瞑目叩齿,闭口鼓腹,令气满口即咽,至九下一息。」二是「正脚卧(即卧式),先叩齿三十六下,吐去浊恶气」,然后引气入丹田。同时指出凡服气「先导引为佳,每日能咽得三五十咽津液,胜服诸药。」服气前应注意「饮少暖水」、「勿任情任」、「节减滋味」、「心意坦然」、「不失时节」。其内容明了实用,简单易行。可见作者是以慎重的态度来介绍和推广这些治病的导引功法的。
《道枢》是南宋初曾慥所编的气功论集。共四十二卷,一百零八篇。其书名源于《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含有道术精要之意。是书不仅汇集了宋以前道教诸家,如锺离子、天隐子、崇玄子、朝元子、纯阳子、纯粹子、施真人、孙真人、华阳子等数十人的导引养生理论及功法,而且兼及苏轼等人的导引之法。
其理论,作者是引经据典,详细叙述了周天、黄庭、太极、火侯、水火、坎离、甲庚等等。关于功法,作者是分列专篇加以介绍的,如坐忘、服气、练精、呼吸、胎息、调气、内丹等,同时对所治病症也作了说明。在每篇题下,均用四言四句提示该篇主题。为习者提供了学习的方便。
曾慥不是仅仅汇编前人成果,而是以其号「至游子」为名,对所述内容进行分析、对比和评述。如卷二八《太清养生上篇》把赤松子、宁先生、彭祖、王子乔、葛仙公等诸家之说列在一起,说明不同功法的作法及效应。该卷《太清养生下篇》则为六字诀法专集,详细讲述了六字诀功法及效应。卷三五《众妙篇》不仅集有阴长生、吕洞宾、施肩吾、苏子瞻、高象先、司马子微、李傅等人的功法,而且详细叙述了作者所习多种功法的体会和认识。内容切实致用,对习功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 内丹说的发展
中国隋代始有内丹说,但北宋以前并无讲倡内丹之风气,而始终以外丹为仙道之极。至北宋张伯端《悟真篇》出现以后,道教修仙理论开始专主内丹,斥外丹黄白为旁门邪术,开始了内丹修炼的新阶段。
张伯瑞(九八七—一○八二)本不是道士,而是一个嗜好道术的儒者。《悟真篇的写作,旨在使人们「见末而悟本,舍妄而从真。」全书以诗词形式表示其观点与方法。他说「休炼三黄(雌黄、雄黄、硫黄)及四神(朱砂、水银、铅、硝),若寻众草更非真。」「时人要识真铅汞(铅喻肾,属水;汞喻心,属火,或为神气之喻),不是凡砂及水银。」指出了炼内丹的原料不是身外之矿物,而是自身中的精气神。他认为人欲求长生要掌握方法。「先把乾坤为鼎器(干鼎乃头部泥丸宫,坤器指腹部丹田),次将乌兔(喻心火与肾水)药来烹。既驱(指导引)二物(元神与元精)归黄道(指任督脉),争得金丹(内丹)不解生。」这首诗概括了炼内丹的途径。作者认为要取得成功,方法尤为重要。如要掌握「火候」(周天运行时的意念与呼吸的运用)需心意淡泊、保养肾精、依照自然等等。如炼成则「变化无穷」,即内丹炼成,身体生理机能就会发生奇妙变化而健康长寿。
内丹思想到南宋时进一步得到发展,如《道枢》诸篇之中多提及内丹的理论与习练方法。「内丹之始,本乎二气交者也,其凝结在于丹田,变精为汞,汞变为砂,砂变为丹,于是真气自生,以气炼气,气合神聚,神聚而道成矣。岂外丹之可比乎?」「独用外药(外丹),则气弱神衰,不能留天地之秀仔,返为害矣!」「内丹成,可与天地齐矣。」在这里曾慥高度肯定了炼内丹对长生的作用。
当然在南宋时期道教的其它派别中,内外丹兼修的说法也并未完全绝迹,但值得注意的是炼丹服药,点化凡躯的方术已退到第二位,不再是「仙道之极」了。
三、 简便易行的导引术
随着儒、释、道三教合一趋势的发展,人们对误人之金丹术、陈旧之方术、成仙之渺茫已有相当的认识,因此促进了导引术势的革新。除内丹发展外,一些简单易行、祛病健体的实用功法代替了虚无缥缈、幻妄成仙的方术,使炼养祛病为主的功法发展起来。其传世之作有阵搏的「二十四势坐功」、产生于北宋的「八段锦」、蒲虔贯的「小劳术」及曾慥所辑的简便易行的多种功法。
陈搏(八七一—九八九),五代末北宋初名道士,自号扶摇子,通三教之学,多所师法。后唐高兴中举进士不第,便隐武当山九室岩,「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着《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
陈搏的二十四势坐功,是依二十四节气进行的。每一势分两部分。其一为身体姿势及肢体动作,如:迭手按髀,拗颈转身,左右偏引;握固转颈,反肘后向;伸头回头,左右挽引;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双拳踞地,反首向胃,引作虎视等等。其二为保健法,如叩齿、吐纳、嗽咽、咽液,它是在每动完成后做的。在每势之后均列有所治之病症,如腿、膝、腰、脾气湿;肺腑蕴滞;腰肾蕴积虚劳;肩背疼痛等等。
这套动作是坐式导引功法。其动作简单,术势较少,且肢体结合保健功法,针对病症进行活动,这在健身和祛病方面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八投锦」之名始于南宋洪迈的《夷坚乙志》卷九,其文曰: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年),起居郎李似矩「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并称之为「长生安乐法」。「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可见北宋时期已有「八段锦」。其文虽未详述当时八段锦的内容,但从「半时起坐,嘘吸按摩」看,是一个呼吸加肢体按摩的导引功法。
有关动功的八段锦法,最早见于曾慥《道枢》卷三五《众妙篇》,其诀曰:「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鲜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从内容看,它是一个和中医理论结合的简便易行的健身体操。各势动作均有明确的健身祛病的功效,习者可整套练习,也可选择练习。因此深受人们的重视。金元时代改编为:1. 仰托一度理三焦;2. 左肝右肺如射雕;3. 东肝单托西通臂;4. 五劳回顾七伤调;5. 游鱼摆尾通心脏;6. 手攀两足理于腰;7. 次鸣天鼓三十六;8. 两手掩耳后头敲。到了清光绪初年,无名氏改编为:1. 两手托天理三焦;2. 左右开弓似射雕;3. 调理脾胃须单举;4. 五劳七伤往后瞧;5. 摇头摆尾去心火;6. 背后七颠百病消;7. 攒拳怒目增气力;8. 两手攀足固肾腰。这套功法,一直流传至今。
「小劳术」是宋人蒲虔贯根据前人导引术改编的一套健身功法。蒲少年时体弱多病,遂对养生产生兴趣。经多年研究,他感到当时流行的许多养生术「往往拘忌太多,节目太繁,行者难之」。遂提出「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污。养生之人,养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
他编的「小劳术」是:「两臂欲左挽右挽如挽弓法;或两手双拓如拓石法;或双拳筑空;或手臂左右前后轻摆;或头顶左右顾;或腰胯左右转,时俯时仰;或两手相捉,细细捩如洗手法;或两手掌相摩令热,掩目摩面。」他指出:此法「事闲随意为之,各十数过而已。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拥滞,体内少不佳快,为之即解。……此术不择时节,亦无度数,乘闲便作,而见效且速。」(同上引)
蒲虔贯养形而无至大疲的观点是承袭了东汉华佗「人欲得劳动,但不当使其极耳」的论点。这是符合人体生理变化特点的。这套动作以肢体运动为主,简单自然,体现了宋代导引术的特点。
曾慥的《道枢》辑有多种简便易行的功法。如:左右伸其臂不息九通;以左右手如托千斤之石,左右互为之;左右手抱左右足不息十二通;踞坐合左右膝,张左右足不息五通;交趺而坐叉左右手着首之上,挽首结下着地不息五通;左右手抱左右膝,着于胸中不息三通;太箕坐,以左右手投左右足;五指自极,低手至地不息十二通;交趺而坐,以左手交叉着首之下,自极不息六通;仰首以手摩其腹,以手持其足,距壁不息十二通;正坐,以左右手交于肾之后;正坐,仰天呼出醉饱之气;外转左右足十过,内转亦如之。这些功法有四势、八势、十二势、十六势的。每一动功法之后几乎都有所治病症的说明,可见这些功法的主要目的是健体祛疾。
这一时期,导引功法有其共同特点,即注重精炼成套,简便易行,肢体活动兼保健按摩,主要用于健体祛病。因此可以说是古代导引术的新发展,它对元明清一些简便实用功法的形成有相当的影响。
四、 儒者文士对导引术的研习
宋代儒者文士思想活跃,学派众多,兼容佛道之内容,重性命义理,很多人对导引养生术感兴趣,并有研习和著述。
当时内丹学传行于儒者文士中,这使静坐功在此间得到很大发展。两宋名儒种放、穆修、李之才、邵雍、周敦颐、晁迥、苏轼、朱熹等人,都曾研修内丹学,有的还得内丹之传而实地修炼。元初张雨《玄名录》卷五说:陈搏以《易》学授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陈搏又以《太极图》授种放,放传穆修,修传周敦颐。南宋末李简易《玉溪子丹经指要,混元仙派图》亦以种放、穆修、李之才为陈搏内丹传人。《宋元学案》卷十二称陈搏又得《先天图》于麻衣道者,「皆以授种放,放以授穆修与僧寿涯。修以《先天图》授李挺之(之才),挺之以授邵天叟(雍),天叟以授于尧夫。修以《无极图》授周子,周子又得『先天地』之偈于寿涯。」据此可知种放、穆修、李之才、邵雍、周敦颐皆得陈搏系内丹宗之传。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说:晁迥「初学道于刘海蟾,得练气服形之法。后学释氏,尝以二教相参,终身力行之既老。居昭德坊里第,又以前为道院,名其所居堂曰『凝寂』,燕坐肃然,虽子弟见有时。」可见他终生不忘修炼。
周敦颐得「无极图」后,「颠倒其序,更易其名,附于大易,以为儒者之秘传。盖方士之诀,在逆而成丹,故从下而上;周子意,以顺要生人,故从上而下。」内丹家探究宇宙生成,是为了究明人生命的本源,找出逆炼归元而成仙长生之道;周敦颐则从先秦儒家以人伦道德为中心的天人合一论立场出发,取内丹宇宙论,为封建伦理制造哲学根据。黄宗羲说:「周子之学,以诚为本。从寂然不动处握诚之本,故曰主静立极。本立而道生,千变万化皆从引出。……静妙于动,动即是静,无动无静,神也,一之至也。千载不传之秘,固在是也。」后世武术家引周子「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之说,来说明「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进而阐述太极拳是动静不相离,是千变万化的。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从养生诸法之中「择其简而易行者」为之,「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其方法为:「每日以子时后,披衣坐。面东面南,盘足坐,叩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视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彻,入下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则徐出气,侯出息匀调,即以舌搅唇齿内外,漱炼津液,未得咽下,复作前法,闭息内观,纳心丹田,调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下丹田中,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有声,经入丹田。又依前法为之,凡九闭息三咽津而止。」静坐功之后,即「以左右手熟摩两脚心及脐下腰脊间,皆令热彻;次以两手摩熨眼面耳项,皆令极热;仍案捏鼻梁左右五七,梳头百余梳,散发卧,熟寝至明。」
《苏沈良方》中还有「养生说」、「续养生论」、「养生偈」、「书辟谷说」、「阳丹诀」等等文章,涉及内丹、胎息、吐纳等多种功法。其「龙虎铅汞说」谓内丹中「龙者,汞也,精也,血也,出于肾而肝脏之,坎之物也;虎也,铅也,气也,力也,出于心而肺主之,离之物也。」「坎离变则生,分则死,必然之道也。」可谓识内丹之旨要。
当时讲理学的大师,不管是道学家还是心学家,没有不用静坐内省来教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道佛思想影响的结果。程颐便一坐就是几个时辰。朱熹虽然常说「居敬」,实际上也很重视静坐。他在「沧州精舍」就经常静坐。他还对人说:「人若逐日无事,有现成饭吃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他一生向往内丹之道,曾撰《周易参同契考异》,认为「盖方士技术,用以修炼,《参同契》所言是也。」并说:「异时每欲学之,而不得其传,无下手处,不敢轻议。」内丹学对儒学的影响,主要在于它的哲学理论给儒学提供了具有极大启性的思想数据。但不可否认这种属气功类的修炼方法以其治病健身、延年却老之效吸引了包括儒文士在内的众多人士去实践和体会,并对后世之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然,有些人也并不趋于内丹说。如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对养生则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茹草木,服金石,吸日月之精光」不可取。至于「息虑绝欲,炼精气,勤吐纳,专于内守,以养其神」,虽然「可以全角而却病」,但也非上策。而应「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此可「尽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