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都是道家。道家属诸子学派之一,是一种哲学派别。他们的思想主要是哲学思想。但是道家哲学思想中一些观点后来被一些养生派别和道教所利用所发挥,形成了不同的养生观。所以研究这些养生观必须要涉及老、庄的思想。
《老子》基本哲学观点是一个「无」字。他提出「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即无所作为,不要有为。老子认为维持生命的长久(长生、久视),维护国家的统治,都离不开「啬」即「无为」这条原则。达到无为「要致虚极,守静笃」,即尽量使心灵虚寂,切实坚守清静。要去「五色」、「五音」、「五味」及「驰聘田猎」之欲,甚至指出「死而不亡者寿。」这都表现了老子消极、保守的观点。这种使事物常常保持原来的状态,不求发展,以求达到「无不为」的目的的观点对后世「持静」、「内养」的养生观有一定影响。
老子又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都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刚柔、强弱、祸福、轻重、生死、攻守、进退、静躁等等,都是对立的统一。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并指出对立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能相互转化的。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看到事物无不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这一基本规律,所以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和进取。他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就是说事物强大,就会引起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的。不合乎于「道」,必然很快死亡。他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就是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始终保持着像「道」那样冲虚而不盈满的状态。这些观点并非是谈养生,但有些哲理后来被利用来说明养生和武术中的问题,并作为理论根据,遂与养生和武术发生了关系,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
庄子,名周,宋国人。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中心人物。他的思想源出老子,但跟老子又有很大的不同,比老子更消极。其著作分内篇和外篇、杂篇。学术界认为内篇是庄子思想的代表作,而外、杂篇则是后来庄子学派的言论汇编,是其后学所著。研究庄子哲学及学派的养生观必须把内篇与外、杂篇加以适当的区分。
庄子把世间事物都看作是相对的。其相对主义也被运用到人生和处世方面。庄子要求人们对于诸如寿夭、生死、祸福等现象不必计较,听其自然。《庄子》云:「死生无变于己。」认为死生并无利害好坏分别。「死生,命也。」意思是说死生都是不可抗拒的。那么你只好安然处之,这就是你的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即没有办法解脱所谓命运,那就甘心情愿地服从它,不抱怀疑和抵触的情绪,这就有「德」了。庄子幻想达到彻底忘掉一切矛盾和差别的境界,这就是「坐忘」。具体地讲,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所以庄子的思想是极端消和颓废的,根本不主张炼形养体,幻想成仙。这在内篇《养生主》里看得比较清楚。庄子在这里提出了几条「养生」原则:一、不主张积极求知,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二、顺中以为常,「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三、以「庖丁解牛」说明养生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四、主张不追求肉体的永生,而应像火一样随其燃灭,即「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尽也。」
但是,后来庄子学派言论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渗透了神仙思想,讲究养神之道,祈求长生不死。这在《庄子》的外、杂篇可以看出。《天地》篇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这是热心向往神仙的境界。虽然庄子后学注重养形长生,但他们看不起导引养形的人,即《刻意》篇提到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他们强调的是「虚无恬淡」的「养神之道」,避免劳形、自累,即所谓「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这虽有消极的因素,但作为一种养生法,也有其积极的一面。《达生》篇有一番评议养形的理论,说:「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在,而养形果不足以存在,则世奚足为哉?」对养形存在提出了疑问,实际还是说养形不足以存在,「莫若放而任之。」
在《庄子.在宥》里又较明显地反映了庄子后学修身长生的思想。其文说,广成子给黄帝讲治身长生的大道理:「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这样强调治身求长生,看来不是庄子自己的思想。又云:「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这是庄子后学醉心神仙方术的言论。也就是说其养形求长生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但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些思想广泛被利用来说明长生不死和即身成仙,是从东汉尊老子为道教的教祖开始的。
|